我出生在沂蒙山革命老區,山東臨沂。一個以前以貧窮出名,后來造假泛濫,再后來以批發,物流打出一片天下的城市。
隨著城市的發展,慢慢的,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村莊離城市原來越近,到最后被城市吞沒,唯一留下的痕跡,就是這個僅存的村子,而組合成村莊所必須的田地,莊稼,池塘,樹木早已不見蹤影。就連村子里也沒有了雞鴨牛羊,有的只剩下了我們。不知多少年前村莊建立起來的時候,可能就只有我們人類,當它要消失時,留下來的依然是我們。
找不到村莊樣子的村莊
村莊也不再是以前的村莊,周圍建了大型的物流園和批發市場,帶來了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,村莊便成為了他們的棲息之地。巨量人口的涌入,瞬間就沖淡了村莊本來的味道。各種各樣的店鋪,一夜之間就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。第一次,我可以在家門口吃到西北的拉面,南方的米粉,海邊的魷魚。家家戶戶開始起房子,再租給外來人員,收取租金。我們家也不例外,父親東挪西湊的弄了一筆錢,建了一個2層的樓房,因為我剛畢業沒多久,便交給我出租,自己住在老房子里,順便在附近市場打工。
就這么稀里糊涂的,我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,成了一個要出租房子的房東,一直到這里,我整個人都是蒙蒙的狀態。找了個紙牌,寫了個單間出租,掛在樓下,我的房東生活就這么開始了。
家里的房子為了出租特地建了很多單間,上下兩層大約有三十多間的單間,有大有小,還是很人性化的樣子。因為附近的市場正火爆,出租房子的速度讓我心驚,一個周,近三十間房子就被出租一空。而我也開始了和房客斗智斗勇的日子。
在弄完房子后,我也在周圍找了個工作,工資不是很高,勝在清閑。在剛租房子的時候,我還奢望有那么幾個美女房客,發生那么點超脫友誼的感情,事實是痛苦而又絕情的的,二三十家房客,只有兩個年齡在阿姨和大娘之間徘徊的女性租客…而且房東,遠不是我想象的那樣悠哉舒服。
最開始的時候還好,可慢慢的就有人找我反應,這個說隔壁噪音太大,那個說誰誰誰上廁所時間太長,還有人信誓旦旦的告訴我有人手腳不干凈。爭水的,搶電的,撒潑的,打滾的。沒有經歷過這些的我,瞬間化身居委會大媽每天周旋于他們之間。而周圍用工單位也決定了我這些房客的文化層次,都是一些靠力氣吃飯的大叔,大爺。偶爾幾個年輕相仿的,動不動拉我擼串喝酒,也讓我消受不起…
剛開始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,樓房供水是村里統一的自來水。水壓十分不穩定,飯點二樓基本沒有水,做飯需要提前接,慢慢的我的房客們不同意了。開始找我抱怨,面對這個問題,我最開始也是毫無辦法,后來查資料讓裝個壓力罐,熱衷于某寶的我在網上千挑萬選,找了個老牌子,好評一大堆的店鋪。然后發現就是臨沂的,再聊下,就是隔壁市場的,再聊下,我家有小哥在里面上班….然后下班,我家的小哥開著三輪車給我送過來了。困擾我的方法就以如此逗比的結尾結束了,而我離一個稱職的房東又進了一步。PS:有供水問題的可以試試,很好用。
特意給它留個圖
慢慢的大家熟悉之后,也開始相處融洽了起來,而我在給他們免費裝了WLAN之后,也算是獲得了他們的信任,他們也開始給我講他們的故事。我就這么一個個的走進了他們的喜怒哀樂里,知道了有人打兩份工養活自己一家人,有的流浪了大半個中國,還有的出著一身苦力卻寫的一手好毛筆字。我也開始知道,一個人遠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樣,上班穿著邋遢的大叔,下了班會第一時間洗澡。天天拉我喝酒的小哥,會把幾乎所有的工資寄給老家的妻子。生活質量和錢有關系,可精神質量并沒有絕對聯系。
有的人走,有的人來。我就像一個家長,迎接一個個人進來,送走一個個人出去,來來回回中,我也學會了甩開膀子擼串啤酒,也會大嗓門讓樓上小聲點。會給沒錢的窮小子寬限兩個月房租,也會看見美女租房給人家便宜個二十三十。生活開始是彩色的,在柴米油鹽的醞釀里裹上了弄弄的煙火氣,有點嗆人,卻很生動。我不知道城中村能存在多久,它就像以前的村莊,總有一天會消失,但在存在的日子里,教會我很多很多…
生活在繼續,我也在路上。謝謝你們讓我更清楚的看見生活,也希望我的房客在未來的日子里,一路和風細雨,陽光燦爛。